65家律师事务所成为合作伙伴!长宁多部门联手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“新样本”
上海长宁 2023-07-12 09:03:26

没有先例可参考,法治化营商环境怎么打造?先试先行、敢于创新,长宁区司法局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、区工商业联合会主打“跨界”融合、协同发展,连续举办多场主题活动,掀起了一波共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“长宁热度”。


(资料图片)

3场沙龙会连续登场、65家律所签约备案、33家重点企业获得支持,200多位嘉宾互动参与......无论是规模,还是影响力,一直以来,长宁的律师行业可圈可点之处颇多。那么,能不能以党建引领聚力赋能法律服务供给,以创新、协同、优化的路径为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?谋定思路后,下好先手棋显得尤为关键。

谁“搭台”、谁“唱戏”?又该怎么唱?于是,长宁区司法局牵头,通过建立完备、高效、便捷的区内协同机制,架设司法、投资促进、工商联三方协作平台,定下以“组织链”串起“产业链”“行业链”和“专业链”,为营商环境“法治内核”增添“新样本”的基本思路,并以此“破冰”进行大胆尝试。

半个月内,3场主题活动,范围不断扩大,从长宁区到徐汇区再到浦东新区,律师行业的高手们轮番登场,法律业务的“华山论剑”就此展开,如“企业合同体系与内控反舞弊”“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”“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的IPO新变局”等,在三方合力架设的协作平台中,让法企双方有了面对面沟通的机会。

问需于企、问计于企,汇聚法商融合、法律赋能力量,当好营商环境“智库外脑”,效果怎么样?唯有实打实的对策和方案才能为企业解决问题。

“不久前,我们企业广东分部出现了内部管理问题,请问,下一步企业该如何做好合规建设?”活动现场,问题“抛”出来,高校、律所的专家学者纷纷为该企业“支招”。在“全面注册制浦东专场”中,各方就注册制改革对企业上市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讨,不少在场企业表示:“可以说,讨论内容给企业‘雪中送炭’,非常契合我们的需求。”

既可以发挥专家和律师“智库”和“外脑”作用,建立企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;也可以为律所指明服务方向,推动法治体检形成常态、长效机制,这种创新一推出,便受到了广泛好评。
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作为“长宁第一届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沙龙会”的“重头戏”,“法律业营商合作伙伴”签约仪式备受关注。继而,签约不断,共计65家律师事务所成为“长宁区法律业营商合作伙伴”,为长宁的营商服务注入新的力量。

“律所有专业的法律服务优势,又可以链接丰富的商业资源,这次签约备案,让律所发挥平台优势,充分参与到长宁的投资促进工作中来,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”长宁区司法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林子岳表示,今后,这些“伙伴”将充分发挥“平台服务”和“专业服务”优势,为加快汇聚更多全球功能机构、企业总部、高端项目、优秀人才和创业团队来长宁投资兴业助力。

在此之前,长宁区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促进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其中提到,“要拓展专业招商渠道,积极利用中介的项目资源优势,运用市场化手段,鼓励社会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长宁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来。”

变“专业合作伙伴”为资源“交汇口”,让包括律师事务所、各级商会等各类主体等“中介”纷纷加入进来,在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,“长宁区法律业营商合作伙伴”将利用专业所长,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机构的媒介作用和牵引功能,协助客户用好、用活政策的同时,帮助政府把握法律专业解忧视角,进一步赋能长宁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以法治之“力”,解企业之“忧”。其实,由司法、投资促进、工商联三方协作搭建的平台,不止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沙龙会,还有企业早已熟悉并喜欢的一对一“法治体检”。

今年,区司法局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、区工商业联合会再次深度“联姻”,在辖区律所挑选一批专业过硬、热心公益、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、熟悉企业法务的专家律师,组建一支“服务民营企业专家法律顾问团”,通过搭建平台,邀请街镇商会、律师顾问双方坐到一起,签订服务民营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方式,全面扩大“法治体检”的覆盖面。

目前,“法治体检”的推进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。值得一提的是,三方将逐步创新服务方式、优化服务配置,针对不同企业产业分类和经营特点,量身定做法律“菜单式服务包”,做到精准对接、精准服务。同时,培养企业对“法治体检”的信任度以及该项目本身的专业度,进一步探索公益化服务中的差异化路线。

集聚众多法律服务要素,聚力赋能法律供给,点燃“红色引擎”激发“新动力”,今后,区司法局、区投资促进办公室、区工商业联合会将持续深化三方合作成果,坚持把服务意识作为核心职能,进一步发挥司法、投资促进、工商联组织的职能作用,构建一个以市场主体自治为基础、协同共建为核心、法律服务保障为支撑的崭新格局,全方位挖掘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“生态圈”。

部分图片由长宁区司法局提供

闫漫